趣味答题

导航菜单

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/  历史  /  正文

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,推翻清朝呢?

阅读:33

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,推翻清朝呢?

林凤祥李开芳

任谁也难以料到,一群打着西方宗教旗号的草莽英雄,

竟占了半壁江山,与大清划江而治长达14年之久。

可惜,终究还是梦断南京。

人们常常假设:如果太平军没有被南京繁华迷住双眼,

而是集全部洪荒之力直捣黄龙,“清妖”能否被斩尽?

其实,太平军的最初目标,还真不是金陵。

太平一统

1

洪秀全的心仪之地,是河南。

“得中原者得天下。”河南的战略地位,无需多言。

太平军最初的战略进攻路线,也剑指河南:

桂平——永安——桂林——长沙——岳阳——武昌

如果攻打南京,最佳路线应当是:

桂平——韶关——南昌——安庆——南京

这条线,才是清军防守力量最薄弱的区域。

进攻长沙时,李秀成有段话,可为佐证:

“攻城未下,计及移营,欲由益阳县靠洞庭湖边而到常德,欲取河南为家。

到益阳忽抢到民舟数千,后而改作顺流而下……而破武昌。”

南京城

2

武昌乃九省通衢,是中原重镇。

占领武昌后,太平军该何去何从?

大佬们意见并不一致。

河南,依旧是洪天王的心头好:“欲取得河南为业。”

石达开主张:“先行入川,再行回扰。”(后来他四进四川)

力主进攻南京的,则是东王杨秀清:“专意金陵,踞为根本。”

其中,石达开的意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

按理说,洪秀全是天王,自当说一不二。

但是,杨秀清有一项绝技——代天父传言。(他才是大Boss)

《湘军记》也说:

“洪秀全既陷武昌……与杨秀清等议所向,

或言踞武昌为伪都,遣兵道湘樊,北犯中原。

或言金陵天府饶财富,宜踞为根本,徐图进取。

杨秀清主之,遂决意东。”

当然,洪秀全并不死心,经常提议迁都河南。

他的目标也很明确,即:占据河南,缓图直隶。

太平天国壁画

3

尽管天国上层对初期战略目标存在分歧,但是,

太平军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,那就是:北京。

定都南京后,大佬们开始分工:

洪秀全坐镇南京,杨秀清率军继续北伐。看两段记载:

“金陵已破,洪杨二贼议欲分军,洪留南而杨往北。”

“既陷金陵,东贼意欲分党踞守江南,而自往攻河朔。”

洪杨想模仿朱元璋北取大都的战略方向,成就一番大业。

如果真由东王亲率东征,后代史书中就不会有天京事变了。

然而,历史发展像极了拍电影,偏离剧本是常有的事。

李秀成自述

4

杨秀清为何放弃北伐,留守南京呢?

《李秀成自述》有段记载:

“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,亲禀东王,不可往河南,云

‘河南水小而无粮,敌困不能救解。而今得江南,

有长江之险,又有舟只万千,又何必往河南。

南京乃帝王之家,城高池深,民富足余,

尚不能立都,尔而往河南何也?’他又云

‘河南虽是中州之地,足备稳险,其实不及江南,请东王思之。’

后东王复想,见这老水手之言,故而未往。”

这位老水手是谁?

一说为航王唐正才,一说为湖南道州人蒋某。

能向东王当面进言,想必身份不低,故前者较为可信。

杨秀清的命运,就此改变。

太平天国的命运,就此改变。

京杭运河

5

太平天国在军事方面,的确人才济济。

占领南京后,迅速攻占镇江和扬州,形成铁三角格局。

一举切断清军漕运交通线,皇城的人们吃饭都要成问题。

杨秀清亲自到扬州视察,排兵布阵,意欲沿运河北进。

这一招,相当高明。

京杭运河直通北京,且是运粮要道,

将其作为行军路线,既便捷高效,又经济实惠。

果真如此,则北京危矣!

江北大营

6

对于杨秀清的意图,清廷也看得很清楚。

琦善火速赶往扬州,扎下江北大营。

与此同时,向荣的江南大营分兵五千,驻守镇江。

彼此互为犄角,以应对太平军北伐。

当时,漕运总督杨殿邦出了一个损招:

“启放各闸坝,泄尽淮水,使贼舟滞行,不能上窜;

只须在两岸堵御,较易为力。

若贼匪窜至高(邮)宝(应),或竟决洪湖使水下注,

该匪自当全股淹没。”

奏折里说的湖水,指的是洪泽湖和高邮湖。

其实,太平军多为水师,损失不会太大。

真正遭殃的,肯定是普通百姓。

北伐路线图

7

琦善的江北大营,仓促上马,中看不中用。

如果太平军沿运河北上,结局真的很难说。

清人有两段记载:

“彼时若大队乘锐北渡,琦相何能抵御?”

“斯时北路尚未设防,城堞不坚,地无险阻,

若杨酋长驱而北,扰乱情形,不堪设想。”

由此,亦折射出清军之衰败情形。

可惜,杨秀清最终放弃这一路线,改由安徽北伐。

原因何在?

他先入为主地认为,清军在运河一线必然布置层层重兵。

加之密探报告说,扬州有重兵,安徽则防守空虚。

“时兵勇络绎过境,云集扬州。贼图北窜,遂由金陵改道浦口。”

战场如棋局,一招错,满盘皆输。

李开芳画像

8

北伐军是精锐中的精锐,实力不可谓不雄厚。

祭出如此锋利的剑,目的不言而喻。

可惜,选错了路线,终究全军覆没。

清军最终借助运河大水,淹没北伐军。

李开芳被俘,所受酷刑,不忍直视。

权力争斗,从来都是你死我活,且下手毫不留情。

清廷加强北方防务,天国再无进军北京的可能。

机会往往只有一次,抓不住,一切都是枉然。

即便如此,这支队伍仍把北方搅了个天翻地覆。

想必那段时间,皇帝妃子们睡得并不安稳。

孤军北伐

9

李秀成被俘后,总结天朝十误。

北伐失败,排在首位。

洪仁玕也说:

“发兵扫北,虽所到以威武取胜,究系孤军深入。”

孤军深入,被认为是北伐失败主要原因。

殊不知,太平军起义后,哪次不是孤军深入?

此次北伐,相比起义之初,条件实在要好得多。

有战斗经验,有战略后方,有财力支援,有部队增援。

而且,没有家属拖累。

最大的败因,恐怕还是行军路线的错误选择。

放弃运河,使得战线被大大拉长,不能一蹴而就。

补给也发生困难,以致于寒冬季节,北伐军只能着夏衣作战。

惨烈情形,莫可名状。

祥说:北伐军攻占天津后,距离北京只一步之遥。

不过,即便打下北京,并不意味着灭亡大清。

军事占领,与政权更迭之间,还有一道鸿沟。

外国联军就不止一次占领北京,大清却依然能苟活下去。

1853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攻占南京(天京),建立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。太平天国建立后,为尽快推翻清政府,太平天国派林凤翔和李开芳率领两万余人北伐,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河北,但终因敌众我寡而失败。那么一支偏师都能打到北京附近,为什么太平天国没有全军扑向北京呢?

第一,太平天国建立之初,内忧外困,不仅要面对八旗和绿营的围剿,还要对付以曾国藩为首的地方团练,这些地主武装比清军更危险,对太平天国构成了致命的威胁。太平天国自保尚且艰难,不要说全军北伐了!

第二,江南是中国财税钱粮重地,是太平天国和满清争夺的重点,没有钱粮和根据地全军北伐根本就是找死,不是太平军占了富庶的江南早让满清灭了。

第三,太平天国内部一直存在西征、东征、北伐的争议,其中支持西征的最多,支持北伐的最少,所以只派了一支偏师北上,目的是牵制清军兵力,缓解天京军事压力,只是没想到北伐军居然打到了河北。

第四,江南是花花世界,太平军一群暴发户,一见到江南的美女和锦衣玉食就不愿意再挪窝了。打江山不就图个荣华富贵,现在美女趴在眼前,谁还有心思去北伐。

第五,当时太平天国是打算支持北伐军的,派了秦日纲等人前往救援,结果没走多远就被打了回来,增援几次失败后太平天国直接放弃了北伐军,坐看北伐军全军覆没。

第六,太平天国与清王朝的斗争自始至终处于劣势,太平天国的邪教思想与儒家思想格格不入,太平军与老百姓又越走越远,不管是地主还是老百姓都不支持它,加上清王朝与帝国主义勾结,太平天国失败是注定的,北伐和西征的结局都是一样的。

太平军多次考虑过全军北上。不过,形势的变化,使他们每次都做出了调整。

第一次:益阳

太平军围攻长沙81日不克,决心转移。

转移去哪里?

太平军确立的方针是:由益阳县,靠洞庭湖边到常德,“欲取河南为业”。(《李秀成自述》。

“欲取河南为业”,其实质就是全军北上,准备攻略北京。

这是根据当时形势做出的决策。

当时,由益阳向北进军有两条路:1为走水路,向东北进攻岳州,2为走陆路,进攻常德,再北上越过荆襄,进入河南。

显然,走水路,取岳州、武昌,都是相对便捷的。

但是,当时太平军水师还不强,缺少船只,走水路难以占到便宜,他们遂决心走陆路,取常德,过荆襄,入河南。

不过,情况迅速变化。太平军进入益阳后,在资江截获了大量的船只,大量水手也踊跃参军。

于是,太平军遂决心转取水陆并进,进攻岳州。

攻取岳州后,又有大批水手参军,太平军水师力量迅速壮大,形成了战略优势。

随即,太平军果断北上,攻取武昌,声势大振。

可以说,益阳大捷,是太平军发展方向的转折点。

此前,太平军在缺乏船只的情况下“没得选”,只有一意北上,益阳大捷后,太平军船只日多,水师日强,已可以主动对发展方向做出选择。

第二次:武昌

攻取武昌后,太平军就接下来发展方向,又作争论。

武汉是九省通衢,发展方向的选择很多,因此各派意见都有。

早在永安时,洪秀全就受到胡孝先的影响,“欲取关中为业”。

其他许多人也主张北上河南,再取北京。

杨秀清则力主东下,向南京发展。

最终,杨秀清为排除众议,不惜使出“天父下凡”的“大招”,确立向东发展的方向。

杨秀清的决策,是符合当时形势的。

首先,太平军早期连攻桂林、长沙不克,形势被动,规模一直发展不起来。此次从岳州到武昌一路大发展,源于水师的迅速发展。

太平军已意识到可以以水师为战略优势,遂在武昌建立了“水营”。

显然,大军直入河南,直扑北京,水上力量这个战略优势就只有放弃了,这是扬短避长,并不明智。

其次,太平军在武昌进行了大扩军,规模扩张到50万。但是,能战之兵不过10余万,其他都是家属。

不管是兵还是家属,都是要吃饭的。

50万人一起行动,想靠就地征粮解决是不可能的,必须需要携带大量物资、粮食。

只有靠船只走水路,才可能满足如此庞大队伍的生活、战斗所需。

而且,武昌随军家属,可不是广西“大脚女人”,女子多是缠足的,要她们一起走陆路行军,必然影响全军效率。

最后,清军的部署,也使太平军向东发展极为有利。

当时,太平军后方是“老朋友”向荣的军队,这支军队自广西一路相爱相杀到武昌,战斗力强,难以击败。

北方,是直向大清核心地带之路,清军十分重视。琦善率领的大军在河南的防务已经严密,

唯独东方,陆建瀛的兵力薄弱,又要分守多出要点,根本无法抵挡太平军的顺流而下。

后来的武昌大进军也说明:这是一次极为成功的决策,原先很难攻取大城的太平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连克九江、安庆、南京,使太平天国发展到了高潮。

第三次:定都天京前的讨论

攻取南京后,太平军并未立刻决定定都天京,而是对接下来的发展再次展开激烈讨论。

对于太平军的计划,史书有两种基本相近但细节有差异的记载。

《李秀成自述》表示:当时,洪秀全、杨秀清计划分兵守住南京及周边,大军仍然“欲取河南为业”。

《粤寇起事纪要》则表示:洪秀全、杨秀清决定分兵。洪秀全留在江南,杨秀清负责继续北上。

显然,太平军的原计划,或是由洪秀全、杨秀清一起继续带领大军北上,或是由杨秀清率军北上,其本质都是:以南京为根据地(而不再向武昌、安庆一样旋得旋弃),主力继续北上。

但是,一位老水手的话改变了太平军的计划。

老水手提到:北方水少米少,南方人不适应。而且北方旗营马队很多,咱们占不到便宜。不如以金陵为首都,据长江之险,分扰东南,“徐图北窜”。

洪秀全、杨秀清采纳其言,定都天京。

这次决定,也是出于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。

定都天京,以天京为中心,再行北伐,原本是没有问题的。

天京周边,是天下财赋重地,以此为根据地,确实可以壮大自己,再稳妥部署北伐,未必不能像朱元璋一样完成一统。(暂不谈论太平天国教义等短板)

定都天京,并不意味着必然腐化堕落、祸起萧墙,或者说,如果太平天国必然腐化堕落、祸起萧墙,那么,就算真的打下北京又有什么用呢?

第四次:罗大纲之策

太平天国派孤军北伐前,罗大纲提出看法。

悬师北伐,找死!

如果真的要北伐,一定要先经营河南,而且,“大驾驻河南,然后大军可渡河”,一定要最高领导亲自指挥,才可以发动!

否则,就应该先定南九省,然后分兵北上,在陕西、山西、山东三个方向一起进军,会师北京。

再其次,要保住南京,就多造水师,控制长江吧。

罗大纲三策,与朱元璋北伐比较类似(具体有调整)。都是从全局出发考虑,是比较靠谱的。

大清是全国的统治者,虽然衰落,但依然有相当根基。

太平天国的任务不只是“打进北京”,而是推翻大清在全国的统治。

因此,太平天国必须建立稳固根据地,从天下的视野出发,发展自己、打击敌人。

否则,如果一直流动作战,就像黄巢一样,即使打进都城,也是站不住脚的。

可以说,罗大纲三策,虽然其本意是反对杨秀清“偏师北伐”,但从侧面也反应出:太平军不可能以无后方作战的方式,“直扑北京”。

实际操作:永失机会

从太平天国的实际操作看,杨秀清的本意是比较明显的。

杨秀清的部署如下。

1、林凤祥、李开芳率2、3万人北伐,“兼道疾进,勿贪攻城”,发挥流动作战的优势,直接威胁敌人腹心,牵制敌力量。

2、留兵守天京,牵制江南、江北大营之敌。(绿营少有的精锐多被牵制在此)

3、西征军攻取长江上游,平定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长江沿线,扫除后顾之忧。

其中,北伐、守天京,都是以敌我双方的政治中心为诱饵,牵制敌人主力,西征军作为战略进攻力量,扫除后顾之忧。

从效果看,虽然一波三折,但在1854年4月前,基本达到目的。

当时,西征军已经攻占安庆、九江、武昌等地,进入湖南。

在正常情况下,清军在湖南境内没有可以抵挡太平军的军事力量。

太平军就是从湖南一路过来的,当时,湖南境内与之交战的清军,此时,正在天京城外待着呢。

如无意外,太平军将不会遇到太大阻力,就可以攻取长沙,连通广西(老家)。

鉴于四川、两广当时清军并无战略进攻力量,太平军西征似可告一段落,全力北伐。

因此,1854年2月,太平军进入湖南的同时,又以秦日纲组织了北伐援军。

可是,由于湘军的意外崛起,太平军计划严重受挫。

湘军不但使太平军无法攻取湖南,而且还出省作战,一路攻取武昌,直扑九江,极大改变了形势。

原本计划支援北伐的秦日纲,无法组织北上,只好紧急加入田家镇防御作战。

待石达开湖口大捷,扭转西征形势时,北伐军已经彻底失败,无后顾之忧的清军加强了江南、江北大营,加紧对天京的封锁。

可以说,正是湘军的意外崛起,彻底打乱了杨秀清的部署,使太平军无法按照其节奏完成部署。

待到太平军西破湘军,东破江南江北大营后,天京事变爆发。

此后,太平天国转入战略被动。所谓攻取北京,再无机会,只剩下了政治口号上的意义。


总的来说,太平天国是多次考虑过全师北伐的。

太平天国多次改变其全师北伐的决定,也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形势变化的。

太平天国的失败,主要是其政治失败,而非军事决策。

如果太平天国的主张确实得人心,曾国藩凭什么拿出“维护千年道统”来组织湘军与太平天国为敌呢?(反对满清统治,原本是应该占据政治优势的,但是···)

如果太平天国的高层确实是团结一心的领导班子,不发生内讧,即使在林凤祥北伐失败后,已经打破江南、江北大营,已无东顾之忧的太平军原本仍然可以以优势力量消灭湘军,再组织北伐!

军事上的失算还可以弥补,政治上、文化上的失败,就不可逆转了。

实力不允许,杨秀清只要头脑不“发烧”,绝对不会全军杀向燕京,这无异于找死,并非明智之举。

一、太平天国3次北上的争论

北上燕京,在中原创建“天国”,太平天国内部有过3次争论,结果都没能实现北上,而是选择去南京,在江南建立根据地。

第一次争论:长沙解围之后,要不要进军北京,内部有分歧

1852年9月,西王萧朝贵率2000兵马千里奔袭长沙,结果在天心阁阵亡。杨秀清随即率主力从郴州出发,围攻长沙,对峙了几个月。

长沙之战,太平军三面围攻城池,采取“地道攻城”战术,多次炸毁城墙,却都被清军堵住,没能破城而入。

两个月后,太平军粮食耗尽,尤其是缺乏食用盐,杨秀清当即决定撤兵,杀向湘江对岸,在清军的眼皮底下溜走了。

长沙突围时,内部出现分歧,洪秀全认为应该直接北上,夺取河南,然后杀向燕京,一举灭亡清朝。杨秀清也拿不定主意,却并未明确反对,而是先想办法摆脱清军追击,此事不了了之。

第二次争论:夺取武昌后,太平天国对进兵路线争论很大

从长沙城下撤退后,清军一路追击而来,却很少发起主动进攻,清军内部派系林立,互不统属,看着太平军如同“滚雪球”一样壮大。

杨秀清抓住战机,相继夺取益阳、岳州、武昌,并获得数千艘民船、渔船。附近的渔民、船夫、脚夫、水手、商贩等纷纷参加太平军,太平天国得以组建一支相对强大的水师力量。

1853年1月,围攻半个月后,武昌陷落,这是太平天国军兴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大城市,意义非同凡响。在武昌城内,太平军停留了一个月,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讨论进军方向。

石达开认为,应该杀向鄂西,夺取荆州、襄阳,进入四川,效仿刘备创业,最后夺取中原。石达开是“四川控”,后来单干也是如此,翼王对四川念念不忘,结果栽在骆秉章手里。

洪秀全则认为,应该北上夺取河南,以开封为京师,经营中原,然后集中兵力攻打北京,实现推翻清朝的夙愿。洪秀全志向远大,却眼高手低,此种方案杨秀清不认可。

杨秀清则主张沿着长江东征,以金陵为京师,在江南建立根据地,先巩固南方的领地,最后与清军展开决战。

进军意见不一,内部吵得非常激烈,杨秀清以“天父下凡”来训斥,强调前往南京的重要性。不久,两湖地区的水兵要出来喊话,都说想去南京,杨秀清便顺水推舟,全军杀向南京。

李秀成在《自述书》中对此有说明:“一个湖南老水手跑进杨秀清大营,向他说明定都南京的重要性,此地龙盘虎踞,地势险要,经济富庶,人口众多,是定都的理想之地。”

第三次争论:罗大纲的意见,以河南的基地,杀向燕京

1853年2月,太平军从武昌东征,很快就夺取了南京、镇江、扬州,清朝留在南京的八旗士兵4千余人,全部被处死。

定都南京后,天地会出身的罗大纲提出自己的意见,认为南京不是久留之地,这里经济富庶、生活美好,容易让人堕落,应该及时北上,夺取中原。

罗大纲的计策有两条,第一条是:“欲图北,必先定河南;大驾驻河南,军乃渡河。”意思是,全军杀向河南,统帅部设在开封,然后渡过桓黄河,杀向燕京。

第二条是:“先定南九省,无内顾忧,然后三路出师,一出湘楚,一出汉中,疾趋咸阳,以徐、扬席卷山左,再出山右,会猎燕都”。这条方案,与朱元璋北伐中原路线一样,可操作性比较强。

罗大纲的北上计划,第一条比较冒险,压根行不通,杨秀清不会采纳。第二条比较保险,杨秀清基本采纳,却做不到一点,就是没法组建专业化水师,根本无法夺取“南方九省”。

罗大纲是天地会出身,又不信仰拜上帝教,而且跟自己还有仇,杨秀清自然不待见。萧朝贵为拉拢罗大纲,表演“天兄下凡”,处死杨秀清的岳父陈来,两人结下了梁子。

当然,杨秀清也尝试夺取燕京,却没能成功。1853年5月,杨秀清派林凤祥、李开芳率2万精兵北伐中原,直接攻打燕京,采取“闪击战”,结果是肉包子打狗,全军覆没。

二、太平天国实力不足,去燕京就是“送死”

杨秀清是“南京控”,太平天国内部3次争论定都问题,他都倾向于南京。杨秀清有“天父下凡”加持,实际掌握政权、军权、教权,他说了算。洪秀全只是虚位元首,临朝不理政,虽然想去河南,杀向燕京,但做不到。

那么,为何杨秀清执意要定都南京,而不是直接去燕京呢?很简单,太平天国没有这个实力,始终没有掌握战略主动权,去燕京就是“送死”,意义不大。

第一、太平天国兵力有限,没有去燕京的资本。1851年金田起义,太平军包括家属在内才2万余人,还经常遭遇清军封锁包围。1852年6月蓑衣渡之战,南王冯云山阵亡沙场,数千精兵殒命,进入湖南时能战斗的人员不到5千。

郴州、永州、桂阳天地会、矿工参加太平军,人数约5万,杨秀清才具备攻打长沙的资本。夺取益阳、岳州、武昌后,又有数万渔民参加太平军。此时,太平军能战斗的约10万人,但不全是精兵。

1853年3月,夺取南京、镇江、扬州,战斗损失与补充相当,士兵也是10万左右。其中,从广西出来的“老兄弟”数千人,战斗力最强,意志最坚定,其次是湖南参军的天地会、矿工。

区区10万兵马,想要进攻北京,谈何容易?这10万人,精兵不多,还是拖家带口行动,岂能与清军主力在中原决战呢?去南京,有数千渔船、民船,可以确保物资运送。北上中原,渔船、民船毫无作用,渔民也不会丢自己的“家产”,去北方打仗。

再则,太平天国从未建立一个稳定的根据地。1851年金田起义以来,太平军不是在突围,就是在突围的路上,从没占领一座城池,并专心经营。此时,即便是南京、镇江、扬州,也不是完全掌握。

“江北大营”与“江南大营”就在南京、镇江、扬州郊外,虎视眈眈,太平天国也没有办法摧毁,而且粮食运输线还经常被清军截断,造成“粮荒”。杨秀清为了减轻城内压力,释放民众出城自谋出路;王爵以上吃饭,其余喝粥,可知处境之艰难。

缺乏一块稳定的根据,如果太平军全力北上,后勤从何而来?数十万人带着家属行动,每天消耗的粮食非常多,又从哪里得到补给呢?北方经济落后,太平军弄不到这么多粮食。

朱元璋北伐成功,前提是夺取了江南,还经营了十几年,否则岂能出兵?没有稳定的后方,就想孤注一掷,险中求胜,只有死路一条。

刘福通三路北伐,为何失败?很简单,连开封都处在元军包围中,还想分兵灭了元朝,简直就是找死。“韩宋”王朝的灭亡,与刘福通的“三路北伐”关系很大。

1859年,石达开号称30万大军,围攻宝庆,与2万“杂牌军”死磕。结果非但不能拿下城池,还被反杀,败退广西。究其原因,石达开没有固定基地,压根玩不起持久战,拼不了消耗。

试想一下,数十万太平军北上,即便清军野外作战能力不行,但坚守城池问题不大。清朝铁了心打消耗战,依托坚固城池顽强抵抗,然后下诏天下“勤王”,太平军岂能招架得住?

唐朝末年,黄巢也曾辉煌,从广州北上后,一路所向披靡,直接杀向长安,貌似胜利了。结果呢?唐朝各路节度使反扑,李克用的沙陀骑兵到来,黄巢就连战连败,朱温也投降,结果败亡。

第二、此时清朝的实力、兵力,远非太平军可比,北上时机不成熟。金田起义以来,清军确实不堪一击,许多部队闻风溃逃,但实力基本不受损。

纵观太平天国战争,尤其是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这段历史,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。太平军、清军几乎没有举行大规模会战,都没有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,而是采取“对峙”方式,就这么到了南京。

象州之战、永安之战、桂林之战、长沙之战,都是一个特点:太平军攻城,清军严防死守,与援军夹击太平军。其中,只有永安被攻克,但清军主力都在城外监视,然后挖掘长壕,围困城内太平军。7个月后,太平军突围而出,清军又尾随。

长沙之战,太平军攻城几个月,骆秉章、左宗棠在城内坚守,向荣军团则在外进行反包围。太平军、清军没有决战,向荣出兵袭扰太平军,破坏对方工事;太平军也是如此,派兵袭击清军炮台,阻止被反包围。

武昌之战也是一样,太平军入城之后,向荣、张国梁随即展开包围,在城外修筑一堆防御工事,准备困死洪秀全。太平军进入南京、镇江、扬州,向荣已经取得节制江南清军的权力,组建起“江南大营”,堵住太平军进入江浙的要道。

可以说,金田起义以来,清军主力从未被消灭,太平天国也没有考虑过举行几场大规模会战,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。那么,为何没有大规模决战呢?很简单,太平军实力不足,否则岂能让向荣跟着来南京,被“江南大营”困住。

清军八旗20万,绿营60万,还有一堆地主“团练”武装支持,太平军怎能冒险去攻打燕京呢?纵观古代历史,一个王朝灭亡的前提,就是主要军事力量遭受毁灭性打击,否则都没戏。

1368年,朱元璋派25万大军北伐,元朝是什么情况呢?刘福通在中原折腾了十年,长期与元军交战,蒙古骑兵损失很大。再则,孛罗帖木儿、扩廓帖木儿、李思齐、张良臣、张良弼、孔兴、脱烈伯等相互厮杀,元军乱成一锅粥。

徐达、常遇春北伐时,元顺帝还下诏让李思齐等“关中四将”出兵潼关,与扩廓帖木儿进行决战。元朝热衷于内斗,但朱元璋还是很小心,并未采纳常遇春直奔燕京的计划,而是稳扎稳打,一步一个脚印。

明朝末年,清军屡次入关劫掠,中原赤地千里;高迎祥、李自成、张献忠、罗汝才纵横中原、西北,明军焦头烂额。松锦之战、两次郏县之战,明朝最后的精锐军团覆没,李自成才有底气进攻燕京。

李自成进入燕京后,北方局势也不稳定,明军实力尚存,若非明朝内部继续相互倾轧,以及清军虎视眈眈,李自成也会被明军收拾。清军入关后,包括阿济格、多铎在内的诸侯王,都建议返回辽东,不要留在燕京,以免损兵折将。

清军为何不想留在北京,是因为明朝还有众多军队,以及李自成、张献忠等兵马依然强盛,清兵还是有所畏惧,毕竟人数太少。谁知,明朝居然“联虏灭寇”,内部又自相擦杀,尤其是“江北四镇”相互拆台,导致高杰被杀。此时,多尔衮力排众议,坚持留下来,否则清军早就回老家了。

元朝、明朝之所灭亡,与主力军团覆没,内部相互倾轧有关。但是,太平天国运动时,清朝并未出现这种现象,不但八旗、绿营主力不受损,朝廷还能牢牢控制前线将领,没有出现所谓的“军阀化”。此时,太平军全力北上,在燕京城下与清军对决,并非良策。

总而言之,太平军实力不足,清朝体量很大,杨秀清只要头脑不发烧,绝对不会孤军冒险,带着一家老小去攻打燕京,半路还得考虑“吃饭”问题。1856年5月,杨秀清摧毁“江南大营”和“江北大营”,湘军也被牵制在武昌、南昌,这是太平天国北伐的最佳机会,可惜出现天京事变,一切都没了。

参考书目:《太平天国史》

标签

太平天国全军北京推翻清朝


相关文章列表

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,推翻清朝呢?

太平天国为什么不全军直扑北京,推翻清朝呢?

缺少呼应,已经尽力了任谁也难以料到,一群打着西方宗教旗号的草莽英雄,竟占了半壁江山,与大清划江而治长达14年之久。可惜,终究还是梦断南京。人们常常假设:如果太平军没有被南京繁华迷住双眼,而是集全部洪荒...


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会被清朝重用?

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会被清朝重用?

官至北洋水师提督。 丁汝昌的优秀,一度让左宗棠和李鸿章争抢起来,李鸿章好说歹说才留住了丁汝昌在自己身边。丁汝昌出身普通,祖上曾是大明卫所的...


清朝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与壮大,究竟是如何实现的?

清朝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与壮大,究竟是如何实现的?

中国封建王朝走向穷途末路的一个重要信号,通常就是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,大清王朝亦是如此。从乾隆末年开始,大清王朝就陷入了地方农民起义的泥潭之中,而这多不胜数的起义之中,最具影响力,也是最接近颠覆王朝政权...


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覆灭,地方豪强崛起,为什么没有形成东汉末年和唐末分裂局面?

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覆灭,地方豪强崛起,为什么没有形成东汉末年和唐末分裂局面?

因为清朝还在!清朝灭亡,几乎每个省“宣布独立”,分裂之势纷至沓来,老蒋打服了他们! 盖因清廷三力同发,直接残酷血腥镇压了太平军,进而稳定了既有的统治秩序,才没有...


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覆灭,地方豪强崛起,为什么没有形成东汉末年和唐末分裂局面?

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覆灭,地方豪强崛起,为什么没有形成东汉末年和唐末分裂局面?

曾国藩出于理想信念吧还是出于更安全的利益追求吧,反正是自裁了湘勇;人们在观念上还是以北京为正统的,在实际政治生活中,拥戴清廷的湘勇将领大量出任地方官,给官场注入了生气,官场旧人大约会坚定天命在同治的理...


存在268年的清朝被推翻时,那些大牢里的10万犯人怎么办了?

存在268年的清朝被推翻时,那些大牢里的10万犯人怎么办了?

凡是政治犯一律放了!1912年清朝灭亡的时候,除了皇帝下台了,其实其他机构的领导,依旧原地待命,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明末清初多尔衮入关的时候,对明朝大臣们采取了一个政策,那就是照单全收,让他们该做...


友情链接